2018年1月20-21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8)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把握全球变革趋势 实现高品质发展”,总参会人数超过1500人,100多位发言嘉宾齐聚一堂共商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计。我们将摘录一些颇有见地的嘉宾观点,与读者共享。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的演讲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苗圩 今天汽车及相关领域的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电动、智能、共享、网联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进行研讨和交流。我非常期待大家的真知灼见和宝贵的意见及建议,在这里我利用这次论坛,把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情况、新形势下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第一,过去一年工作进展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不动摇。充分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协调作用,各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大力的推动,密切的合作,共同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开展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加强顶层设计。2017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发布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加快汽车强国的建设,为未来十年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2017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着手建立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各位都知道,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退坡,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为了接续这个政策,我们出台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试图用这个办法来应对2020年后政府补贴退出以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化补贴机制。 第二,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强基工程,技术改造专项等,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2017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加快提升我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水平。充分发挥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联盟的作用,搭建国家级跨行业的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平台,开展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和新体系电池的协同攻关。 第三,促进推广和应用。财政、工信、科技、发展改革、交通、税务等部门不断的完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出台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优惠的后续政策,稳定市场的预期。发展改革、财政、交通、能源、民航等部门研究促进民航机场场内车辆油改电,加快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问题。按照各自的分工,协同推进相关的工作。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挂牌上市、融资、并购重组,鼓励保险行业开发适合新能源汽车风险特征的新保险品种。公安部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实施工作,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专用号牌。 第四,加强安全监管。推动技术支撑、标准规范、运行监控、安全责任和安全法规五大体系的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建立了中央、地方和企业三级新能源汽车的监管平台,提高了车辆安全运行的水平。现在我们投放市场的车辆都在监管平台上,可以实时反映出每一辆车实际运行的各种数据和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质检总局、能源局等部门推动建立事前充电设施第三方认证,动力电池溯源制度,事中安全检查、运营管理、充电管理以及相应的监管等制度,事后的消防救援、责任追究、缺陷产品召回等制度,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与保障体系。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产业的规模在持续扩大。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9.4万辆,销量77.7万辆,产量占比达到了汽车总产量的2.7%,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个人汽车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兴起,新能源乘用车去年销售的占比接近75%。 二是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乘用车主流车型的续驶里程已经达到300公里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领先企业的动力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达到了2瓦时/公斤,价格达到了1.2元/瓦时。这两个指标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2倍,下降了70%。 三是企业的实力在明显的增强。骨干整车企业都已经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体系,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8%以上,高于行业世界的平均水平。 四是配套环境日益优化。充电网络的建设在稳步推进,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的覆盖率大幅度的体系,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国共建成公共桩21.4万个,同比增长了51%,保有量居全球首位。新用户私人桩的安装率超过了80%。 二、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各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主要汽车国家及企业纷纷加快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产业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一是全球市场规模在加速扩张。截止到去年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320万辆,2013年到2017年,年均增速45%,在欧洲挪威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已经达到26%,较早提出了禁售燃油汽车的动议。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市场的渗透率也都超过了1%,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球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是跨国汽车企业加大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加强战略合作,加速电动化转型。大众、宝马、奔驰、沃尔沃、奥迪等企业都已经明确电动化转型的时间表,提出在2030年甚至2025年实现电动化转型的目标。丰田、宝马、雷诺、日产等企业分别牵头成立了电动汽车联盟,在研发成本的分担、技术成果的共享等方面开展务实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