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稀土产业专题!
位置:稀土产业专题>>资讯>>技术>>内容阅读
固态电池大战在即,日本欲当霸主——上硅所推出稀土镧掺杂固态锂离子电池



  从5月开始,日本经济产业省将与企业合作,共同推进高效率全固态电池的开发,欲夺回日本在电池领域的市场份额,而中国的科研机构和电池企业将如何面对固态电池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呢?

  近日,据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报道,从今年5月开始,日本经济产业省将向技术研究协会——锂电池材料评价研究中心(LIBTEC)投资16亿日元(约人民币9349万元)。除了东丽、旭化成、三井化学、三菱化学等材料厂商外,丰田、本田、日产等大型汽车厂商,以及松下、GS汤浅等电池供应商也将加入LIBTEC的研发工作。

  日本政府加大全固态电池研发力度的目的之一是重新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日本经济新闻》称,在车用电池领域,日本企业走在前列,2013年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但2013年市场占有率仅为3%的中国企业,到2016年已扩大到26%,而日本企业则减至41%。

  固态电池是指电池结构中不含液体,所有材料都以固态形式存在的储能器件,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组成。由于固态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还具备柔性强、回收方便等优势,甚至可望实现快速充电,是电动汽车理想的动力电池。

  LIBTEC希望研发一种固态电池,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到2025年前能达到550km,到2050年前能达到800km。

  受全球强化环保限制的影响,纯电动汽车将正式开始普及。在中国工信部的规划中,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将从2017年的77万辆增长到的200万辆,保有量为500万辆。日本计划到2030年将新一代汽车在新车销售中所占比例扩大到20~30%,预计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蓄电池的市场规模也将大幅增长。

  按照《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技术目标,2020年锂电池能量密度到300Wh/kg,2025年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2030年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显然,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需要新的技术储备,全固态锂电池则有望成为下一代车用动力电池主导技术路线。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曾明确表示:“能量密度要进一步提高,必须从现在开始考虑全固态锂电池。”

  知名锂电材料及产业化专家肖向前指出:“当前磷酸铁锂、三元等锂离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芯温度逐渐上升,绝对的安全性难以通过电池自身解决,金属锂固态电池是锂电的终极目标。”

  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极及电解质,其中的固态物质能够代替锂离子电池中的液态电解质,从而促使产品能量密度提升、重量减轻、安全性改善并缩短充电时间。全固态锂电池当前能量密度约400Wh/Kg,预估最大潜力值达900Wh/Kg。

  在我国,已经有不少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都在固态电池上下了大功夫,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中国科学院作为科技国家队,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也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早在2013年11月中科院就布局了一个战略先导项目,希望能基于纳米技术,研究开发一些能够实际应用的先进材料和电池技术,目标是300 Wh/kg。在固态电池开发方面,中科院旗下的5个研发团队也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中科院化学所

  郭玉国团队,开发了聚醚-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耐受氧化电压是4.5伏。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许晓雄团队,开发了氧化物、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陶瓷片、全固态电池,并与赣峰锂业合作尝试产业化。目前该团队在国内已率先研发出容量为0.2Ah~10Ah的系列固态单体电池,10Ah固态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60Wh/kg,循环1000圈容量保持率达88%。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所

  崔光磊团队开发了聚丙烯碳酸酯、纤维素、锂镧锆氧复合的固体电解质,研发的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300Wh/kg,并首次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深海测试。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郭向欣团队,开发了聚环氧乙烷、锂镧锆氧复合的固体电解质,并研制了2Ah级的固态锂离子电池。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该团队研制的10Ah软包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10-390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到了800-890Wh/L,该电池可以在室温和90℃循环。

  另外,国内领先的电池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储备与研发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不少企业已经推出了行业领先的产品,只是商业化还要过些时日。(搜狐汽车)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