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稀土产业专题!
位置:稀土产业专题>>资讯>>技术>>内容阅读
2020年第18周和第19周CRE指数及资本市场对稀土关注度简析
篇首寄语:作者代表中国稀土网站团队,向抗击疫情中的逆行者、坚守者和千千万万建设者,向复工后战斗在平凡岗位上,始终认真耕耘的千千万万奋斗者,向在逆境中坚强生活和生长的万千生命致以诚挚的敬意!我们坚信全人类终将战胜病毒,驱除疫情!
  2020第18周和第19周CRE指数最高为202.2点,最低为190.4点,波动幅度为5.15%。第18周周平均190.6点,较第17周下跌了2.55%;第19周周平均200.6,较第18周上涨了5.26%。图1为2020年第4周到第19周的CRE指数情况。两周之间间隔了五天的“五一”长假,却展现出了完全相反的趋势。这两周国内抗击“新冠疫情”复工复产的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抗疫等级的地区小学高年级的复课时间也陆续公布,“五一”假期的游客数量虽然不如往年同期,但是也好于预期。同时,对境外输入性疫情控制效果更加显著,增长数量明显下降。国内大部分工业企业已经完成复工,经济活动的恢复速度越来越快,工商业继续快速恢复,年轻人的消费增长可能更加迅速。总体而言,在保证防疫的前提下,在各方积极努力下经济活力正在加速恢复,政府相关部门在积极的跟踪企业复工状况,并持续推动企业的复工复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的长期效应持续发酵,需求下降明显,各个领域的消费动力不足。较之疫情之前,无论是消费品还是资本品,居民的消费力都明显低迷,恢复速度不容乐观。这两周,国外疫情对我国的防疫形势和经济状况影响,从输入性病例为重点,基本转移到外贸和大宗产品的进出口等方面的影响。一些中小企业的困境依然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复工后低迷的消费,使这些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特别是房屋租金到期的压力,使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巨额亏损预期。虽然受到疫情影响的项目也逐步开工和恢复,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项目已经被取消或者搁置。国家两会时间确定,地方政府的两会基本闭幕,各地2020年的各项工作安排也进入落实阶段,保经济、稳就业无疑是重中之重。
  国外疫情依然没有出现到顶的预期,感染率、死亡率没有明显走低的趋势,传播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美国的情况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好转,经济依然并不明朗,对全球需求链产生的影响波及范围越来越大。这两周,从公开消息看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动员的防疫力量增在发挥作用,从物质保障、快速检测到救治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其效果与我国相比差距还是明显的。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成为病例增长的新端点。确实如之前预测的,防疫重点开始转向了人口更加密集,医疗资源相对稀缺的欠发达地区和国家。可以推测,国外对我国的反向输入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大量的输入及无症状感染的特殊性,对我国的防疫工作将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常态化的防控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手段。
  从日常生活看,这两周人们对于未来的期望的乐观情绪更加浓厚,初期对于国外方向输入的担忧基本上完全消解,对我国防控手段的信心和自豪感在相当大范围内充盈丰满。由此可见,数月以来我国防疫行动的果断决心和防疫成果给了广大国民坚实的信心,为经济恢复扫清了障碍。公共场所、商业集散地人群密集度依然在稳步上升。但是随着持续抗疫宣传的深入,戴口罩的人群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比例,国民自我防护意识颇为强烈。随着北京防疫等级的下调,企业、机构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商贸和业务往来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低风险地区的商务旅行将逐渐加速启动。但是如专家所言,疫情的风险尚未彻底消除,从经济角度讲,长期风险和短期风险同时存在,防疫已经转变为一场持久战,将长期考验公民的健康素质和社会的应急机制。
  我们还是要一再强调的,升斗间的日常生活显示出了中国人的坚忍,面对艰难时的坦然和活下去的信念,给人一种满满的感动和坚定的信心。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能够看到小草从地下钻出的所带来的希望,能看到春天来临是那充满希望的绿色,一如五一过后,北方大地处处鲜花绿草带来的春意一样,恢复经济的人民脸上洋溢的是生活的春意。固然困难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有了如此坚定的基层经济基础,有了如此满怀希望的人民,经济恢复、圆梦再启程只是时间问题,持久战的胜利必将属于自信的人民。
  第18周在第一个交易日延续了第17周周五出现的下行趋势,小幅度下行。之后第二个和第三个交易日延续下行,只有第四个交易日出现了一次较大的上涨。一周的上涨幅度和下跌幅度的差别很大,综合看,指数出现了下跌,市场表现乏力。这一周累计的下跌幅度比之前两周都大,节前避险意图十分明显。第18周指数的波动幅度高于之前的一周。本周最高值低于上周水平,而最低值也低于上周水平,显示市场难以摆脱绝对低位,投机驱动的回升仍然缺乏动力。在一定时间内,市场难以产生持续的恢复动力。
  如图1,2020年第18周的前三个交易日均出现了下跌,跌幅分别为0.63%、1.21%和0.05%。周四则出现了唯一的上涨行情,幅度较大,达到了4.15%。虽然指数的底部已经没有太多的下行空间,但是长期的低迷使各类资金没有勇气入场,而临近假期,出于避险的需要,资金也出现了抛盘,因此也就无法形成持续的上涨态势,从而造成了本周的下行。2020年第18周CRE指数和上证指数的整体趋势在波动形态上出现了基本相似的态势。
  第19周在第一个交易日没有延续第18周周四出现的下行趋势,大幅度上涨。之后第二个交易日出现了小幅下跌,而第三个交易日再次出现了上涨。一周的上涨幅度和下跌幅度的差别很大,综合看,指数出现了大幅度上涨,市场表现强劲。这一周累计的上涨幅度超过了之前三周的下跌之和,均值恢复到了十五周的水平。第19周指数的波动幅度高于之前的一周。本周最高值高于上周水平,而最低值也高于上周水平,显示市场在节后再次尝试摆脱绝对低位,投机驱动的回升再次启动。虽然节后出现了反弹,但是长期看,市场难以产生持续的恢复动力,建议大家更多的是尝试和观望。
  如图1,2020年第19周的第一个交易日均出现了上涨,涨幅为3.27%。第二个交易日下跌,跌幅1.38%。第三个交易日出现了上涨行情,涨幅0.4%。指数的底部已经没有太多的下行空间,避险结束后,资金快速抄底,因此出现了较大的上涨态势。2020年第19周CRE指数和上证指数的整体趋势在波动形态上出现了不太相似的态势。
\
  2020年第18周和第19周CRE指数的波动幅度要大于上证指数的波动趋势,而统计平均的发展趋势与上证指数继续延续了基本相似的趋势,CRE指数出现了下行后上涨,而上证指数也出现了下降再上升趋势。从单日趋势看,两者走势十分相似,间隔假期的两周交易,显然表现出了避险和抄底两个典型的形态。交易趋势显示本周投资者因为稀土板块的特殊战略属性和稀土板块规模较小等特点产生的积极的兴趣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其体量小的特点在交易量下跌情况下更加影响走势。
  总体在微观上,2020年第18周和第19周CRE指数与上证指数相比,波动趋势基本上呈现了相似的趋势,两者波动的形状相似,转折的拐点也基本相同,但是两者平均后的数值在方向和数量上有所区别。考虑到稀土板块长期以来跟盘特性,下周稀土板块依然将大概率跟盘随同大盘开展交易。CRE指数和上证指数已经处在底部不断震荡的过程中,位置比较尴尬。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显露无疑,全球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普遍受到了打击。五一假期期间,国际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利好消息,给了假期后的抄底一定的基础支持力。
  就这两周看,相对于其他行业,稀土行业同样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实质性支撑,延续了之前的态势,轻稀土产品价格依然出现了较为可观的下挫,部分重稀土和钕铁硼则出现了一定的上涨。疫情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短期阻断的是物流,长期对需求下降的影响却是持续的。稀土行业产能容易恢复,而消费市场恢复始终需要时间,市场会较长时间处于低迷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供需关系必然回归主导地位,低迷的需求和预期,将导致大量原材料产品出现价格下挫,稀土行业也不例外。不过,需求会在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出现起伏,钕铁硼产品近期可能会出现一次短期的需求回升。
  疫情使CRE指数在近半年以来的低位连续摆动,不过依然呈现出一种缓慢回升的态势,其核心依然是“希望”。但是长期需求对资金的考验优势是巨大的,资金离场,反映到第18周市场就是下行。而资金进场,则造成了第19周上涨。目前看,因为全球经济环境出现了不可逆的变化,后市很难快速恢复。而且综合全球政经新闻分析,这次疫情对全球既有贸易结构和规则产生影响几乎成为必然。事实上,美国、日本均出于不同的目的,引导制造业向本国回归。疫情的中短期效应和世界经济格局长期变革,必将对国内经济恢复造成直接影响。新闻数据显示,国内复工后的生产生活运行平稳。目前看复工后,由于出行的谨慎态度和相对透支的积蓄,经济的回升的确不如预期的迅速,但是也不是悲观者想象的那样毫无希望。而国外疫情的快速爆发,对外贸出口和旅游等行业的冲击明显,其发展程度超过此前的想象。中小企业的困境急需解决,否则将影响一大部分的低收入群体的就业稳定,进而对更深层次的需求产生冲击。宏观层面,供给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很长的时间,而需求侧的问题将会快速浮出水面,解决的难度也颇为巨大。
  从上年度看,2019年在第42周、43周、44周出现了回调,这给第45周提供了一定的抄底空间,但是由于44周并没有更多实质性的支撑,且宏观方面并不明朗,第46周对于连续两周的回升做出了一定反应,出现下跌。而47周前期受到较强刺激出现快速攀升,但是支持力不够持久,随即出现了回落。第48周显示之前对于支撑力的预测是正确的,结束了上周的短暂回升,继续出现较大幅度下行。第49周则出现了反转,以较大的幅度开启了一周的上涨态势。第50周延续了上周的涨势,显现出回温迹象。第51周继续扩大了上周的涨势,表现出较为强劲复苏的迹象。第52周波动上行,上升动力出现减弱迹象。第53周再次启动上行,上升动力有所增加。
  到了2020年第2周,虽然显现了涨势,但是波动态势预示了这次上涨行情的阶段性调整点可能在下周出现。2020年第3周,微幅上涨预示了这一波段的上涨到了调整点,具体走势依赖于宏观经济的走势。2020年第4周,指数回落,应对假期投资者保持了谨慎态度。2020年第6周,受疫情影响,指数大幅回落,但是从趋势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向上动力。2020年第7周,指数继续回升,但是回升动力相对温和。2020年第8周,持续的恢复性上涨已经使指数水平基本回归春节前水平。2020年第9周出现了巨大的下跌,惯性未能持续,报复性增长没有出现。2020年第10周出现了反弹,但是反弹趋势在周末中止。2020年第11周又出现了下跌,平均趋势与上证指数回归一致。2020年第12周继续下跌,且跌幅更加巨大,第13周依然是下行的趋势。第14周,显示底部空间明显,开始有所回升。第15周,回升幅度略有增加。第16周,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第17周继续下行。第18周下行,第19周出现反弹。
  与2020年第17周相比,2020年第18周和第19周稀土板块依然没有出现值得关注的政策、经济等利好消息,重大利好消息稀缺成了常态,所以在此期间仍然无法主动吸引更多资金关注。复工复产是近期全国上下关注的主题,效果十分良好,稀土行业也不例外。同样外贸受到的冲击,对稀土行业的影响也一样不会例外,但是国外疫情的扩散和市场的低迷,反而在一定层度上打击了国外的稀土厂商。
  第18周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行,显示稀土行业并不被看好。第19周随同大盘上升,但是出现了一个下行交易日,依然弱于大盘的趋势。CRE指数显示,稀土板块表现出了与大盘较为趋同的波动态势,显示其高新技术概念的作用优先级始终弱于宏观经济因素,始终受到大盘的巨大影响。但是在众多版块里,稀土板块暂时不属于热门板块。图2显示,当资金在各个领域进出速度略微增长的时候,市场情况基本不会有太大起色。从微观上看,稀土板块的谨慎投资情绪表现更加强烈,出现了比上证指数剧烈的波动趋势。大盘在第6周下跌后,在第7周和第8周连续反弹时,稀土板块上涨程度也仅仅略微高于上证指数的上涨程度,第9周的下跌,再次制造了投机机会。第10周出现了回升。第11到13周在平均上两者的趋势也基本一致,都出现了下跌,交投量继续明显减少。第14周可以看作触底回弹。第15周的回升,显示反弹力不大,显示近期下跌已经不是恐慌性,而是基于预期的相对理性行为。而第16周的下行,再次印证了市场理性持稳的心态已经形成。第17周的下行,显示包括稀土在内的原材料的预期不乐观。第18周避险下行,第19周上涨反弹。从时序性上看,稀土板块与上证指数之间的时序关系消失了,出现了紧密的对立关系。
\
  上证指数在第18、19周呈现了幅度剧烈的波动态势。两周下来上证指数均值大幅回升,保持在2800点上,一度出现接近和突破2900的趋势。交易状况显示疫情造成的冲击巨大,造成的短期恐慌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后效和国外疫情的传播对资本市场信心的巨大冲击纷至沓来,造成大盘向原有点位回升的尝试倍感艰难。出于对风险的谨慎态度,市场进入低位震荡状态,而五一假期的出现造成了一个剧烈的波动。不过上行支撑力构建依然艰难,后市需要特别注意谨慎投资。
  如图3所示,在大趋势上,2019年从33周开始上证指数在连续四周上涨,先后用两周时间重新站上2800点和2900点平台,最终突破3000点后,于第37周结束了此次上行周期,此后进入下行期,42周出现短暂的上升,第43周又继续下调,在第44周出现微弱回调,第45周进一步上涨,但是到了第46周再次下跌,第47周出现了调整微弱上涨,但是支撑乏力,第48周再次出现下跌,第49周情况大幅度好转,虽然平均下跌但是收盘上涨较多。第50周平均和收盘均出现上涨。第51周上涨幅度得到了进一步扩大。第52周出现下跌,进入上行阻力区域。第53周再次出现上涨,趋势明显。到了2020年第2周继续微幅上涨。2020年第3周,几乎持平。2020年第4周,有所下跌。2020年第6周,大幅下跌。2020年第7周,较大幅度上涨。2020年第8周,继续较大幅度上涨。2020年第9周,大幅下挫。2020年第10周,出现反弹。2020年第11周,再次下跌。2020年第12周继续大幅下跌。2020年第13周继续大幅下跌。2020年第14周微弱回升。2020年第15周中等程度回升。2020年第16周微幅回升。2020年第17周微幅回升,第18周微弱下行,第19周大幅回升,从单日收盘看,周五收盘在2895.3444点,高于第17周周五的2808.5293点,微观上出现了上涨。
  而CRE指数,在2019年以与上证指数几乎相似的轨迹,用四周时间突破了此前较为稳定的213点平台,以微弱的涨势稳定220点以上,在一度接近235点后,也在37周停止了连续上行势头,开始出现回调,第43周继续下行,第44周出现微弱回调,第45周继续扩大了上涨态势,但是第46周随同大盘出现了下跌,第47周也出现了微弱的上涨,第48周再次下跌,第49周出现稳定上涨,第50周继续持续上涨,第51周上涨程度继续扩大,第52周出现波动,上涨态势趋缓。第53周上涨态势进一步加强。到了2020年第2周,中等幅度增长。2020年第3周,微幅上涨。2020年第4周,有所下跌。2020年第6周,大幅下跌。2020年第7周,较大幅度上涨。2020年第8周,继续保持较大幅度上涨。2020年第9周,大幅下挫。2020年第10周,继续下挫。2020年第11周,继续下探。2020年第12周大幅下跌。2020年第13周大幅下跌。2020年第14周微弱回升。2020年第15周轻度回升。2020年第16周中等幅度下跌。2020年第17周继续中等幅度下跌,第18周下行,第19周大幅上涨,从单日收盘看,收盘在200.6点,高于第17周的199.0点,微观看出现了上涨态势。
  从幅度上看,上证指数涨幅较小,而CRE指数较大幅度上涨,上涨的深度绝对值要高于上证指数上涨绝对值。第18、19周CRE指数的波动幅度为5.15%,上证指数的波动幅度为3.04%。震荡趋势仍在继续,市场交易逻辑相对固化,这一趋势将持续数周。
\
  近几个月,稀土板块始终没有特别重大的经营利好信息披露,因此从2019年第44周市场上才出现回升势头,并且表现出了波动性,到了第45周上升趋势有所扩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高于上证指数。但是第46周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只是显得小于大盘。第47周大盘出现了剧烈波动,带动稀土板块也有了一个较大的波动。第48周大盘试图回升,但是动力不足,稀土板块动力不足未能上涨,但是随同大盘下跌。到了49周,大盘出现了一次上涨,带动稀土板块随同上涨,但是比较温和。第50周继续随同大盘上涨,强度有所增强。第51周仍然在大盘带动下出现上涨,但是其回调拐点有所延缓。第52周出现了波动上涨的态势。第53周上涨态势更加稳健。到了2020年第2周,涨势有所减弱,但仍然表现出一定的上涨。2020年第3周,两个指数明显低头,强烈预示着连续7周的总体上升可能终止。第4周,连续7周的上升期终止。第6周,回归低位,上升周期重启。第7周,上行继续,但是疫情逐步受控结束需要一定的时间,各行各业复工,社会恢复运行也需要时间,因此上升会持续一段时间。第8周,上涨已经基本回归了节前水平,恢复空间已经基本压缩。第9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受到外部消息刺激,将调整转化成了恐慌。后期疫情的持续性影响将进一步发酵,会在低位徘徊。第10周,低位抄底导致开盘大幅拉伸,之后小幅推升,周末出现避险抛盘。第11周,基本上接触到了底部,触底后回升,但是由于下跌幅度太大,最终还是形成加大规模的平均下跌。第12周,市场信心似乎进一步受挫,出现了大幅下跌。第13周,部分投机的尝试没能成功,继续有所下跌。第14周,投机氛围不够浓厚,但是却出现了微弱回升。第15周投机氛围有所增强,部分资金入场。第16周投机氛围下降,部分资金离场,下周或有所增强。第17周虽然有资金进入大盘,但是没有投入稀土板块。第18、19周资金微弱增加,部分进入稀土板块。
  第19周出现的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稀土板块体量小,交易量减少对板块影响更大;二是上一周的避险造成低点,制造了抄底的机会。
  图4可以看到CRE指数与上证指数交易量变化趋势,在这两周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不是完全的关系。由于没有获得具体的交投信息,所以只能大致推断,CRE指数在于上证指数交易趋势一致时,与交易量成正相关关系。
\
  图5是CRE指数周平均环比变化率趋势,从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时间,CRE指数与上证指数有着一致的波动方向,而且多数时间CRE指数的波动率要大于上证指数。2020年第18、19周两者之间在平均趋势上依然维持了相同的态势,两者变化率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从统计上看,两者出现相反态势的持续时间较少,下周将保持相同的发展趋势。
\
  图6为2020年第18、19周CRE上游和CRE下游指数对比情况,上下游指数趋势在本周继续表现出趋同的趋势。一般来讲,在大盘大幅度调整的状态下,稀土上下游板块差异性几乎消失,趋势越来越相近。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周CRE指数中上下游表现出基本一致的趋势,可见投资者对稀土暂时兴趣不大。但是从上周开始下游曲线就置于上游曲线之下,可见下游受到的直接冲击已经十分明显,而向上游传导的时间恰好可以通过这个过程进行观察。虽然我们认为,下游企业的利好,将会持续推动稀土板块的成长。下游直面市场,风险更大,更易于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作者认为本周的趋势属于大盘持续上行下的表现,根本上看,我们认为稀土下游相对稀土上游更具有投资吸引力。
\
  这两周时政新闻显示,2020年5月初,工信部稀土办公室委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梳理汇总了适合稀土企业申报的政策文件,形成《稀土行业复工复产相关支持政策汇编》。稀土相关单位积极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对接,获取相关政策信息,准确把握申报要求,争取政策支持,促进稀土产业链顺畅运行,共同推动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2020年4月24日,五矿稀土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7亿元,同比增长78.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89.44万元,同比下降15.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578.58万元,同比下降15.49%;基本每股收益0.0876元。
  2020年4月27日,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稀土”)发布公告称,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92亿元,同比增长29.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6亿元,同比增长5.57%。
  2020年4月27日,5月6日南方稀土公布了其稀土氧化物产品挂牌价,两次调价周期南方稀土对其旗下销售的多个氧化物价格做出了价格调整。调高了氧化钆、氧化钬的价格0.2万元、1.0万元,调整幅度为1.32%和2.30%。调低了氧化铒的价格,调低了0.2万元/吨,调整幅度是1.33%。现挂牌价分别为:氧化钐1.2万元/吨、氧化铕20.0万元/吨、氧化钆15.4万元/吨、氧化铽400万元/吨、氧化镝182万元/吨、氧化钬35.5万元/吨、氧化铒15.0万元/吨、氧化镱10万元/吨、氧化镥425万元/吨、氧化钇2万元/吨、氧化钪900万元/吨。
  依据“中国稀土”网监测的价格数据,这两周氧化镨钕、氧化镝、镝铁合金、氧化铒、烧结钕铁硼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涨幅0.1%~4.5%;镨钕合金、氧化钕、金属钕、氧化镨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跌幅0.1%~1.0%;其他稀土产品价格均保持平稳状态,无明显变化。
  如我们一直分析的,虽然资本市场对稀土板块始终抱有相当坚定的高科技和战略资源的认知,但是稀土板块本质上却是依赖于大盘走势。特别是当稀土板块较长时间缺乏支撑性利好消息的时候,公众对稀土的关注度也会自然降低,对于稀土的重要性的认知也会暂时降低,使得稀土的关注度逐渐回归到大盘的基本水平。当市场出现比较明朗的波动,稀土板块的战略性就会恢复一定的作用,促进稀土板块更加坚定的上升或者起到减缓冲击的作用。当然由于稀土体量小,易于投资和操作,因此稀土板块在回归较高关注水平的阶段会有一定的炒作空间,造成短期溢价。同样的也会造成短期跌超。如图7所示,CRE指数与上证交易量存在一定的对映关系,但是影响因素较多,受到扰动时,关系会变化,比如近两周,交易量持平和上涨分别对应了下跌和上涨,显示近两周在稀土板块的资金增加的可能更多。本周交易量和指数趋势正相关关系符合的很好。
\
  由于大盘显现出了震荡态势,稀土板块则有可能放大或者缩小这一态势。如图8,增量交易表现了有新的资金入场,有了交易量,就会带动大盘和CRE板块有所上涨,这是因为资本对于低点存在追逐利益的本性。总体来讲,当稀土成为相对热点时,由于存在对稀土战略性的共识,一旦市场发现短期低点后,就会迅速出现游资进入大幅波动的情况。而遇到大盘下行,稀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显现出较强的抗压性,不会领跌。但是由于持续没有利好消息产生,且上下游几个公司表现乏力,因此稀土板块并不能吸引足够的资金。但是一旦公众对稀土板块的战略性失去敏感度,那么决定里就会回归板块本身。本周的表现依然印证了这一判断,大盘的波动牵动了稀土板块,大盘的停滞导致稀土概念发挥的作用减少,虽然促进稀土板块出现了更加温和的变化,但是趋势却没有改变。本质上看,如果没有实质性的行业动作,稀土的战略性无法在较长的时间发挥连续驱动作用。只有各个公司业绩的不断提高,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着,CRE指数也会稳健成长。稀土行业本质上体量较小,需求减弱的冲击会相对较大。如消息称,澳大利亚相关厂家已经因为疫情做出了停产决定,但是我们分析,其决策与疫情造成的需求下跌直接相关,价格下行使其已经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或者以下。需求的下行,在某种意义上给我国稀土行业创造了巩固主导地位的机会,我国相关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开拓海外资源,扩大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稀土行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
  篇末,再次向战斗在抗击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检查人员、民生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正在复工和将要复工的每一位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相信疫情必将很快得到控制,经济必将重新恢复活力。带着哀伤的记忆,未来的生活必然会在成长中更加美好。我们也相信,美好的生活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成为泡影,历经磨练的人们会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更加坚定。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稀土(),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追究。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