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3周CRE指数及资本市场对稀土关注度简析
时间:2022-08-25
作者:
来源:中国稀土
篇首:
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制造业增长2.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5%。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4%、5.9%,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快4.6、2.1个百分点。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2.7%、33.9%。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0%。
国家发展改革委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当前经济运行态势等话题,回应了社会关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在会上表示,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落地落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将持续显现,宏观政策效应有望不断释放,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必将进一步巩固。
受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经济恢复增长等因素影响,全国用电需求持续走高。1月至7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4%。同时,由于来水偏枯,水电出力不足,电煤供应保障持续面临较大压力。对于就业形势,袁达表示,当前青年群体就业面临较大压力,是总量与结构、周期性与季节性等多重因素交织叠加的结果。
毫无疑问,经济、疫情、就业和环境等方方面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正如7月份的经济数据展示的,并非所有的经济领域都面临下行,在不利的环境下仍然有大量的行业拥有较大的环比增速。因此,我们相信未来可期!
一、指数摘要
2022年8月19日,CRE指数362.8,环比减少12.4,降幅3.30%。其中,上游指数152.4,减少4.7,降幅2.99%;下游指数210.4,减少7.7,降幅3.53%。
2022年第33周,CRE指数最高值381.1,最低值362.8,波动幅度5.04%;最高值较上周增长4.9,涨幅1.30%;最低值较上周减少5.4,降幅1.47%;平均值373.18,较上周增长0.64,涨幅0.17%。
2022年第33周,上证指数最高值3292.53,最低值3258.08,波动幅度1.06%;最高值较上周增长10.86,涨幅0.33%;最低值较上周增长28.06,涨幅0.87%;平均值3276.42,较上周增长21.84,涨幅0.67%。
二、国内要闻精选
2022年8月中旬,国家领导人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文章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2022年8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当前经济运行态势等话题,回应了社会关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在会上表示,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落地落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将持续显现,宏观政策效应有望不断释放,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必将进一步巩固。
2022年8月16至17日,国务院主要领导在深圳考察,期间专程到莲花山公园瞻仰邓小平铜像,并敬献花篮。并于考察时强调,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经济竞争力,实现互利共赢。我们既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又要支持民营大企业做强做优。国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企、民企、外企和合资企业等各类企业在政策支持上一视同仁。
2022年8月16日,国务院在深圳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对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提出要求。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各省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加大财力下沉,保障基层“三保”尤其是保基本民生支出、保基层工资发放。要结合实际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帮助他们恢复活力,在吸纳就业上继续当好“主角”,努力稳定本地和外来务工人员就业。需求不振是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经济大省人口多,要多想办法促消费,扩大汽车等大宗消费,支持住房刚性和改善性需求。当前地方专项债余额尚未达到债务限额,并用好已发行的地方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符合条件项目越多的地方得到的资金要越多。各地要加快成熟项目建设,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带动有效投资和相应消费。
2022年8月16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组委会全体会议16日在北京召开。服贸会是服务贸易领域重要的综合性国际展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也是扩大服务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平稳办好本届服贸会对于推进高水平开放、激发服务贸易动能、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成员单位要在前期良好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倒排工期,高质量做好后续筹备工作。要把疫情防控放在突出位置,确保万无一失。要精心筹办好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提升服贸会国际影响力。要全面推进招商招展和布展等工作,力争更好的展览展示和洽谈交易成效。要完善工作机制,认真做好宣传、安保、服务保障等工作。
2022年8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部署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的举措,兜牢民生底线;确定支持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的措施,帮扶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等政策,促进大宗消费。会议决定,一是将已两次延期实施、今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实施至明年底,预计新增免税1000亿元。二是保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其他相关支持政策稳定,继续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在上路权限、牌照指标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是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坚持用市场化办法,促进整车企业优胜劣汰和配套产业发展,推动全产业提升竞争力。大力推进充电桩建设,纳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范围。
2022年8月16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共同编制的《“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发布,规划指出,“十四五”科普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普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科普法规、政策、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共同推动科普的氛围加快形成,科普公共服务覆盖率和科研人员科普参与率不断提高,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显著提升。
2022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行使行政裁量权,完善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要求到2023年底前,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普遍建立,基本实现行政裁量标准制度化、行为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确保行政机关在具体行政执法过程中有细化量化的执法尺度,行政裁量权边界明晰,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征用、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行为得到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
2022年8月18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将通过十大科技创新行动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突破行动、建筑交通低碳零碳技术攻关行动、负碳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能力提升行动、前沿颠覆性低碳技术创新行动、低碳零碳技术示范行动,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行动等。
2022年8月,科技部、财政部印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推出一系列惠企创新政策,引导支持各类企业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方案共10项具体行动内容,包括“推动惠企创新政策扎实落地、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引导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前瞻布局基础前沿研究、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大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的力度、强化对企业创新的风险投资等金融支持、加快推进科技资源和应用场景向企业开放、加强产学研用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高企业创新国际化水平”等。
2022年8月,工信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提出从2022年到2025年,中央财政计划分三批支持地方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中小企业能力,打造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模式,围绕100个细分行业,支持300个左右公共服务平台,打造4000至6000家“小灯塔”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样本。
三、国内经济数据概览
2022年8月15日,国家邮政局公布2022年7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7月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134.2亿元,同比增长13.3%;业务总量完成1207.4亿元,同比增长10.9%。1~7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677.3亿元,同比增长7.4%;业务总量累计完成8015.9亿元,同比增长6.7%。
2022年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数据,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8%(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8%。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分三大门类看,7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制造业增长2.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5%。分行业看,7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1.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5%,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0.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0.8%,纺织业下降4.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4.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3%,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0%,汽车制造业增长22.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7.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4%。7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2%,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86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8%。
2022年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月份能源生产情况。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均保持增长。与6月份相比,原煤、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原油保持稳定增长。7月份,生产原煤3.7亿吨,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02万吨。进口煤炭2352万吨,同比下降22.1%,降幅比上月收窄10.9个百分点。1~7月份,生产原煤25.6亿吨,同比增长11.5%。进口煤炭13852万吨,同比下降18.2%。7月份,生产原油1713万吨,同比增长3.0%,增速比上月放缓0.6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5.2万吨。进口原油3733万吨,同比下降9.5%,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1~7月份,生产原油12000万吨,同比增长3.7%。进口原油28984万吨,同比下降4.0%。7月份,生产天然气1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5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870万吨,同比下降6.9%,降幅比上月收窄6.0个百分点。1~7月份,生产天然气12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4%。进口天然气6221万吨,同比下降9.6%。7月份,发电80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月加快3.0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60.0亿千瓦时。1~7月份,发电4.7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分品种看,7月份,火电由降转增,水电、风电增速放缓,核电降幅收窄,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其中,火电同比增长5.3%,上月为下降6.0%;水电增长2.4%,增速比上月放缓26.6个百分点;风电增长5.7%,增速比上月放缓11.0个百分点;核电下降3.3%,降幅比上月收窄5.7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增长13.0%,比上月加快3.1个百分点。
2022年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9462亿元,同比下降6.4%;其中,住宅投资60238亿元,下降5.8%。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70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2046亿元,增长1.9%。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302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21332亿元,增长0.2%。
2022年8月17日,财政部数据显示,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98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2%,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9.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44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754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7.6%。全国税收收入10266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0.7%,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3.8%;非税收入22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9%。
2022年8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7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7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6亿千瓦,同比增长8.0%。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26.7%。
1~7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2600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太阳能发电773亿元,同比增长304.0%。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239亿元,同比增长10.4%。
四、世界要闻摘要
2022年8月,罕见的连日高温天气席卷欧洲和整个北半球之际,欧洲中西部第二大河、被称为欧陆工业运输“大动脉”的莱茵河,近日水位持续降低,逼近史上最低纪录。在热浪炙烤下,莱茵河的许多河段干涸见底,已经暴露出了大片河床(注:全球夏季高温天气已经对全球造成巨大影响,粮食安全、供水安全、能源安全,都在挑战着各个国家的能力边界)。
2022年8月,OPEC在8月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再度下调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预期,这是该组织自4月以来第三次下调这一预期,并预计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预计将达到310万桶/日(注:经济刺激中断导致需求下降的滞后特性,可能是导致全球通胀发展数月后才出现需求下降的信号。而石油供需变局有可能在未来引起重大的国际政治变化)。
2022年8月,美国中期选举前的共和党初选中,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获得了优势,正在改变美国的政治格局。
2022年8月17日,以色列和土耳其宣布,双方同意全面恢复两国自2018年以来陷入波折的外交关系,并将在两国关系逐步改善后重新互派大使和总领事。
2022年8月18日,美联储7月纪要正式发布,与会者一致认为,未来加息的速度和政策收紧的程度将取决于经济数据,并在纪要中指出了存在过度收紧的可能性(注:这一消息又给了市场未来可能出现扩张政策的预期)。
五、疫情防控及影响
2022年4月末,部分国家开始不再统计新冠相关数据,因此相关的感染率和死亡数据将出现偏差,按现有数据核酸总体死亡率(死亡人数/确珍人数)1.093%。
据财新网数据,2021年8月18日,中国之外221个国家和地区有感染病例,累计感染者过千例的已达到181个;累计确诊587830135例,死亡6424066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破万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71个。美国累计感染约9337万例全球居首,印度累计感染4431万例,法国3429万例;确诊超千例国家非洲55个,欧洲44个,亚洲45个,美洲33个,大洋洲4个。
截至8月16日,牛津大学Our World in Data统计全球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2462757897剂次,接种率67.41%。
国外方面,上周:关于新冠的研究包括:加拿大一项大型研究显示,女性怀孕期间接种新冠mRNA疫苗,不会增加流产或其他妊娠并发症的风险。英国率先为一种同时针对原始病毒和的Omicron株的变异适应性二价疫苗“开绿灯”;新冠大流行导致经济衰退,2018年至2021年期间,菲律宾约有230万人陷入贫困。世卫组织数据显示,过去4周当中全球报告的死亡病例增长了35%;仅在上周,全球就有15000人死于新冠感染。
国内方面,上周:西藏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期,且已外溢至9省14市。
2022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海南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的要求,加强全省资源统筹调配,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压实责任,采取更加坚决果断的措施,以快制快,刻不容缓把各项措施抓细抓具体,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保障群众的健康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022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海南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坚持“四早”“四应四尽”,加密核酸筛查快速发现传染源,备足方舱、隔离资源保证转运收治日清日结,严格社区管控拧紧“水龙头”,彻底阻断传播链条,持续巩固扩大防控成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
截至2022年8月19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2957.9万剂次。
截至8月1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8243例(其中重症病例2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25353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38822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715例,其中境外输入124例,本土1591例。
香港特别行政区370944例(出院71414例,死亡9597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3例(出院785例,死亡6例),台湾地区4998765例(出院13742例,死亡9572例)。
六、稀土资讯导读
2022年8月15日,CRE指数381.1,环比增加1.65%。2022年8月16日,CRE指数375.1,环比减少1.57%。2022年8月17日,CRE指数371.7,环比减少0.91%。2022年8月18日,CRE指数375.2,环比增加0.94%。2022年8月19日,CRE指数362.8,环比减少3.30%。
2022年8月15日,上证指数3276.09,环比减少0.02%。2022年8月16日,上证指数3277.88,环比增加0.05%。2022年8月17日,上证指数3292.53,环比增加0.45%。2022年8月18日,上证指数3277.54,环比减少0.46%。2022年8月19日,上证指数3258.08,环比减少0.59%。
2022年8月4日,MP材料公司发布2022年二季度季报,数据显示,REO销售和生产量分别为10000公吨和10300吨,收入同比增长96%,达到1.436亿美元,净收入同比增长170%,达到7330万美元,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同比增长137%,至1.1亿美元。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53%,至0.38美元。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39%,至0.43美元。
2022年8月12日,厦门钨业与赤峰吉隆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昆明市洲际酒店签署了《资源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2年8月16日,北方稀土与厦门钨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2年8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下达2022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2022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09200吨、104800吨。
2022年8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行业协会二届一次会员大会暨包头稀土产业联合会一届四次会员大会在包头青山宾馆召开,会员代表及嘉宾参加了大会。
2022年8月18日,由包钢集团主办的第五届白云鄂博资源战略研讨会在包头举行。
2022年8月18日,国家海关总数发布7月份稀土月度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7月稀土出口量减价增,2022年7月,出口稀土3637.0吨,价值9366.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3136.0万元,平均汇率6.74。 与上个月相比,出口数量减少628.0吨,降幅14.72%。出口金额增长1620.5万美元,涨幅20.92%,折合人民币增长11757.0万元,涨幅22.88%。较去年同期,出口数量减少318.0吨,降幅8.04%。出口金额增长2859.2万美元,涨幅43.94%,折合人民币增长21402.0万元,涨幅51.28%。2022年1~7月,累计出口稀土29872.0吨,金额64525.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17236.0万元。2021年1~12月,累计出口稀土48913.0吨,金额63435.0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21798.0万元。
2022年7月稀土及其制品出口量价齐增,2022年7月,出口稀土及其制品10104.0吨,价值57558.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87771.0万元,平均汇率6.74。与上个月相比,出口数量增长159.0吨,涨幅1.60%。出口金额增长6596.2万美元,涨幅12.94%,折合人民币增长48229.0万元,涨幅14.20%。较去年同期,出口数量增长777.0吨,涨幅8.33%。出口金额增长23760.0万美元,涨幅70.30%,折合人民币增长170605.0万元,涨幅78.56%。2022年1~7月,累计出口稀土及其制品68447.0吨,金额344823.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236191.0万元。2021年1~12月,累计出口稀土及其制品107920.0吨,金额377257.6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259037.0万元。
2022年8月15日,包头市工信局发布2022年七月份重点监测工业品价格情况。稀土产品价格环比全部呈下降态势:7月份重点监测的8种稀土产品价格环比全部呈下降态势。碳酸稀土价格均价68250元/吨,环比下降8250元/吨,降幅为10.8%,同比上涨30000元/吨,涨幅为78.4%;氧化铈均价8075元/吨,环比下降675元/吨,降幅为7.7%,同比下降1150元/吨,降幅为12.5%;氧化钕均价88.6万元/吨,环比下降88125元/吨,降幅为9.1%,同比上涨34万元/吨,涨幅为62.3%;金属钕均价110.8万元/吨,环比下降82500元/吨,降幅为6.9%,同比上涨42.2万元/吨,涨幅为61.6%;镨钕金属均价101.9万元/吨,环比下降12.5万元/吨,降幅为10.9%,同比上涨32.9万元/吨,涨幅为47.7%。
2022年8月18日至1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共同主办,包头市政府、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新华网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暨中国稀土学会2022学术年会在包头市召开。
据中国稀土网站监测,2022年第33周稀土市场持续低迷,多个稀土产品价格有所下跌。碳酸稀土、中钇富铕矿、氧化镨钕、镨钕合金、氧化钕、氧化镨、金属钕、金属镨、氧化钆、钆铁、钐铕钆富集物、氧化钇、氧化铽、金属铽、氧化镝、金属镝、镝铁合金、氧化钬、钬铁、氧化铒、烧结钕铁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跌幅0.2%~7.1%。其他稀土产品价格均保持平稳状态,无明显变化。
本周稀土产品继续下跌态势,这与下游行业的情况出现了一定的错位。根据我们对2019年末到2022年间上下游价格走势关系的研究,我们发现上游和上游在价格上升期存在显著的时差,这归因于上下游之间的信息差,这个时间最长达到了6个月。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几周稀土产品的价格将会在下游强劲拉动下重新向上波动。
政策方面,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了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会议决定将已两次延期实施、今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实施至明年底。同时保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其他相关支持政策稳定,继续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在上路权限、牌照指标等方面予以支持。此外,还要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促进整车企业优胜劣汰和配套产业发展,推动全产业提升竞争力。大力推进充电桩建设,纳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范围。总体看,稀土产品价格拉动的主力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期。
另一方面美国刚刚成功立法的《消减通胀法案》里有明确的对于美国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这将在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一定的挑战,增加行业出海的难度。这是中国稀土产业未来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提高上下游合作水平的有效性的一大动因,也将成为中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稀土(),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追究。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