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稀土产业专题!
位置:稀土产业专题>>资讯>>技术>>内容阅读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在稀土基近红外二c区荧光探针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常钰磊课题组在近红外二c区(NIR-IIc,1700-2000 nm)活体荧光成像领域取得进展。研究结果以“Bright Tm3+-based downshifting luminescence nanoprobe operating around 1,800 nm for NIR-IIb and c bioimaging”为题,全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 Commun 14, 1079 (2023)]。
  荧光成像因其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和非侵入性,在生物医学成像和诊断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生物组织对电磁波的散射和吸收,限制了光在组织中的穿透深度。短波红外(1000-3000nm),又称近红外二区(NIR-II)相比于可见光和近红外一区波段, 因生物组织对光子吸收和散射更低,组织穿透更深,已广泛应用于活体宽场和显微成像。目前,大于1500nm发射波段已被证实是一个有前途的荧光成像窗口,值得注意的是NIR-IIb(1600-1700nm),NIR IIc(1700-2000nm)和NIR IId/NIR-III(2100-2300nm)波段在生物组织中显示出更低光子散射损耗和接近零的自荧光背景,将会提供更高空间分辨率和更深的组织成像深度。但是目前发光波长超过1600nm的探针却很少报道。
长春光机所在稀土基近红外二c区荧光探针取得重要进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