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稀土产业专题!
位置:稀土产业专题>>资讯>>技术>>内容阅读
福建物构所在稀土长余辉纳米探针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取得新进展

心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诱发冠心病、中风和心肌梗塞等多种心血管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在AS的早期阶段进行药物干预,能够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治疗AS,大幅度减少由斑块破裂诱发的心血管病死亡事件,早期精准识别AS斑块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长余辉发光不受组织自发荧光的干扰,成像灵敏度高,而近红外长余辉发光处在较低光衰减和散射的光学窗口中,使得近红外长余辉材料在深层组织成像中具有独特优势。基于此,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张云团队构建了一种基于稀土近红外长余辉材料的AS靶向纳米探针,发展了高灵敏的近红外长余辉AS斑块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AS斑块的早期成像。该纳米探针能够被生物窗口的光重复激发,具有优异的近红外余辉性能。表面修饰的骨桥蛋白使其对斑块中的泡沫细胞具有优异的靶向能力。AS模型小鼠静脉注射纳米探针后,通过高灵敏的长余辉成像可以在超声和磁共振成像之前精准识别小鼠体内的AS斑块。这种高灵敏成像探针在心血管病的防治、AS发病机理研究和抗AS药物的筛选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ACS Nano上,中科大硕士生罗小芳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闽都创新实验室孙霞高级工程师,福建物构所史俊朋副研究员和张云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闽都创新实验室自主部署项目和中科院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福建物构所在稀土长余辉纳米探针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取得新进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